‘
小编曾经认为智能型手机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,只有过剩的性能和千篇一律的倒模罐头,即使偶有独立品牌带来的惊喜,但很多都只是昙花一现,没几年就收摊了。去年由Carl Pei 裴宇创立的Nothing,先获一众科创名人投资,再来推出的了确实叫人眼前一亮的Ear 1真・无线耳机,让大家对于Nothing 手机有着更高的期待。这款Nothing Phone 1终于如约在大家面前亮相了,在动手玩体验中也成功搏得小编的不少好感。但落到更仔细、更具针对性的评测,要每个功能、设计都抽丝剥茧地品评,到底这款手机还能否保持有趣呢?
外观设计


以整体的外观来说,Nothing Phone 1 不得不承认是有着多个与iPhone 相似的元素,像是直边圆角中框、药丸形状的电源键和音量键都以相同布局摆放。最为撞脸的,是平整的机背上有两颗垂直摆放的相机模组,加上正中央那刻意秀出来的无线充电线圈和下方的灯条,活像装上了透明MagSafe 外壳的iPhone 12(嗯,去年的机款喔)。然而结合这些元素的非iPhone 手机比比皆是,长得更像双生机的也大有人在,特别是在成本没有那么高的中、低阶款就更多见,所以Nothing 大概也只是选了个稳当的起手式来展示他们的创意。

因为只要当有通知、来电,甚至是充电的动作,Phone 1 机背上以900 多颗LED 组成的Glyph 灯条就会亮起,配合那透明背盖的设计,顿时就变得非常「亮眼」(字面上的)。透明外壳的设计是Nothing 在他们首款产品Ear 1 真·无线耳机上的一大特色,也奠定了他们采用这种复古潮流风的创作主调的形象。这个名为Glyph Interface 的灯条设计是围绕着相机、无线充电线圈,以及两侧空白处各有一处直线组成,官方没有解释这几何图案的意思,大家就发挥创意吧。
为了让大家都能好好的欣赏到这闪亮美背,Nothing 就推出了一个纯透明的保护壳。说到透明的手机保护壳,很多品牌会因为避免有彩虹纹而在机壳内侧加入纹路,同时透明背盖的材质、厚度也会影响到Glyph Interface 的灯光效果,所以买回原厂这个也是最稳妥的选择,反正也仅HK$199,没有到非常贵了。

这边也要提一下外包装和手机本身的原材料。作为走在潮流前沿的科技品牌,Nothing 强调产品的可持续性。扁平设计的包装是以再生纤维制作,上面的油墨则是可生物降解的。手机本体就用上100% 回收铝金属和环保锡焊,塑料部分也有超过50% 生物基及可回收资源,声称是业界领先的。在包装上就有印上碳足迹,让消费者可以更多面向关注这手机生产时对环境的影响。

Nothing Phone 1 的屏幕是一片6.55 吋1080p OLED 面板,支持10-bit 色深、1,200 尼特峰值亮度,有60Hz~120Hz 自适应刷新率和240Hz 触控采样率,下方有个屏下光学指纹感应器,与机背一样是外覆康宁大猩猩玻璃。这片萤幕的色调偏绿,而且在偏暗亮度下会更为明显,小编也很久没看过这样跑调的萤幕了,甚至网上已经有整片泛绿的灾情,就看Nothing 能否透过OTA 更新解决,不然就可能要从产线上作调整。
系统软体

Nothing 强调系统没有多余的预载软体,而的确在启动Phone 1 后也不见到有任何Google 指定app 和一些必要的原生app 之的东西,就如一台Pixel 手机般干净。配合转场动画和120Hz 高流畅度显示,Phone 1 的操作就如行云流水一样顺意,完全不叫人想到这在规格上其实还是一台中阶手机。

在app launcher 中能看到的Nothing 自家app 就只有相机和录音机这两个,后者的介面非常可爱,会看一个一个仿卡式磁带机的动画(图中),在录音和回放时都会转动,不知道Z 世代还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来的...(哭)。
但其实Nothing OS 也并非完全没有预载第三方内容,只是他们选了一些比较「实用」的功能。要是你刚好也是Tesla 车主的话,专属的控制app 其实已经整合到系统当中(图左),登入帐户后就能直接开关车子空调之类的。另外就有内建显示NFT 数位艺术品的桌面小工具(图右),让Nothing 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、轻轻松松地欣赏花了加密币买的数位资产,像是沉闷猿的头像之类的,可惜的是小编两个都没有,如果有读者可以帮忙试试的话,欢迎私讯。

再来就是Phone 1 的通知提示,小编在试用的时候就仿如当年的功能手机年代一样不断试听铃声。Nothing Phone 1 预载的10 个独有铃声是由瑞典的Teenage Engineering 操刀,是极具现代感的电子音调,同时机背的Glyph Interface 灯光效果还会有特定的闪亮图案,说是让使用者能透过灯光亮起的样子来辨识通知来源。在预设的样式之外,大家也可以自行汇入音乐并让系统分析并弄出相应的的灯光效果,确实是有种功能机时代的玩法,不是今天什么东西都只依赖萤幕来显示。
Glyph Interface 灯光效果在一般时候玩玩是蛮不错的,不过有的时候在正式场合,需要手机彻底隐形的话,记紧要在快速设定页中把Glyph Interface 关掉,不然即使是在请勿打扰模式下还是会闪闪发光。像是在电影院里面的时候,包包突然亮起来就尴尬了。不要问小编为什么知道,因为真的试过。这边就看官方会不会在下一次的更新里,把这些通知规则都改一下吧。
相机

以中阶手机来说,Nothing Phone 1 的相机规格算是好的,拥有50MP 双主相机组合,由Sony IMX766 CMOS 的广角相机(OIS + EIS)和Samsung JN1 超广角相机(EIS),后者再兼任微距相机用途。出来的成色饱满,能够轻松拍出能讨喜的相片。近拍时的细致度能够保留,拍猫、拍食物都很不错。

相机app 的介面也是非常简单,不过重点还是在补光灯中多了Glyph Interface 的选择。另外在设定还看到摄影指示灯的开关,这是设定要否在录影时,点亮一颗在机背的红色LED,感觉就跟旧式摄影机一样,同时也算是一个强调隐私的作用,让其他人知道正在录影,有需要就可以沟通一下这样。
不过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Glyph 补光的效果吧。说实话,这Glyph 灯条的亮度其实不高,不过那独特的几何图案在眼睛、眼镜上会反射为独特的眼神光,能当作环形灯光般的效果。然而这Glyph 补光灯的效果还真的不太明显,近拍小物、食物也算是堪用,但如果真的在追求画面有足够亮度的话,还是用回专门的补光灯比较好。影片录影的部分,Nothing Phone 1 支援最高4K/30p 和1080/60p 录影,也有实时HDR(1080/30p)。然而官方也确认了在早期系统中的影片拍摄,会出现画面跳动的问题,我们就等后面的OTA 更新后再来看效果好了。

性能

Nothing获得一众强力伙伴关照,其中一个更是高通。在Phone 1里所用的更是特仕版的Snapdragon 778G+ 芯片,就如动手玩所说的,原版的S778G 是没有支持无线充电,所以就刻意准备了这个后缀有加号的特仕版本,不然Glyph 介面也不能完整呈现。借测的是12+256 的高配版本,晶片本身是6nm 制程的八核心处理器,也搭载了Adreno 642L GPU 和Hexagon 770 AI 处理器。日常使用时并没有发现这个配置是中阶规格,因为日常使用时的反应很快,玩各类游戏的表现都很流畅,在中、低画质之下来游玩《原神》也是可以的。
再看看效能测试成绩,从数字上还是显示了Phone 1 是一台中阶手机,3D Mark Wild Life Extreme 仅得775,是旗舰款的仅三分之一左右;不过PC Mark 工作3.0 却有不错的14,468,是跟S8G1 看齐的;Geekbench 5 的分数也佐证了:Single Core 822;Multi Core 2,943;Compute 2239。
续航力的部分,Nothing Phone 1 搭载4,500mAh 电池,支援33W 快速充电、15W Qi 无线充电,以今天中阶手机来说是平常的规格。大家还记得我们在Engadget Update 开箱时提到,Nothing 也是没有给充电器的,随盒只有附上USB-C 线,官方有推出45W 的充电器,大家可按需要加购。
总结

裴宇在过去推动新品牌的时候,已经能够感受到他是那种拥有潮流触觉,并擅于利用社交平台来制造话题的。到了自己主理的Nothing 更是完全展现他的能耐,以充满视觉元素的设计感为主打,让品牌可以迅速在一众倒模罐头之中脱颖而出;同时更引进众多先进的口号和想法,像是碳足印、NFT、Tesla 等,让他们可以在没有强大的技术力之前,就能让品牌可以更为人熟悉。
回到Phone 1 本身,中阶规格并不是短板,反而让手机可以定在一个很好入手的价格,香港这边是HK$3,699 起,是受众最广的价格带。Glyph 介面以灯光闪烁,只要没有「光敏性癫痫」的朋友,基本上都会被其吸引(人也有趋光性?),在第一印象已经够炫了。再来就是120Hz 显示可以让手机的使用体验变得流?,这就足够让不少一般消费者买单了。当然,上面也有提到了不少需要改善、修正的地方,但考虑到Nothing 也只是首次推出手机,小缺点慢慢跟进就好。
对于我们玩机多年的一群来说,Phone 1 所带来的新鲜感是非常加分的,因为即使到了旗舰机型也好,差异性也没有很大,能够「看得到」的卖点更是少之又少。因此小编非常希望Nothing 可以继续保持有趣,带来更多好玩的新产品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哦八卦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obagua.com/4543.html